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丧葬观念的逐渐转变,骨灰撒海作为一种生态葬法正日益被大众所接受。骨灰撒海不仅是对传统丧葬方式的突破,更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文明生态葬法。它代表着人们从保留骨灰的传统观念向不保留骨灰的现代理念转变,是一场涉及丧葬理念、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骨灰撒海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它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传统的墓葬方式占用大量土地,而骨灰撒海不占用任何土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骨灰撒海有利于发展经济。传统墓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骨灰撒海相对成本较低,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同时,骨灰撒海还有利于移风易俗,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它冲破了 “入土为安” 的传统观念,让人们认识到生命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讨国内可进行骨灰撒海的城市。目前,天津、青岛、深圳、温州、湛江等地都是可以进行骨灰撒海的城市。天津骨灰撒海创立于 1990 年,依靠其得天独厚的沿海地域条件和专业规范优质的服务队伍,受到全国各地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报名人数逐年递增。自 1990 年起,天津开启骨灰撒海服务,至今已成功举办骨灰撒海活动 459 期,累计撒放骨灰 2.6 万余份,接待直接参与家属 53558 人次。北京市从 1994 年 5 月开始推行骨灰撒海活动,三十年来共安葬逝者骨灰近 3.4 万份。2024 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隆重举行,载有 35 份逝者骨灰的 “国宾 9 号” 撒海专用船缓缓驶向渤海湾。
青岛也是国内较早开展骨灰撒海的城市。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青岛市率先在全国开展骨灰撒海活动。三十年来,青岛海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从大规模、单一集中的集体大规模海葬走向常态化、小规模、个性化的多元模式,从单纯海葬走向了 “葬”“祭” 并重。目前,青岛海葬已经覆盖到国内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域,与济南、潍坊、淄博、呼和浩特等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此外,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介绍,我国现有专门服务于 “海葬” 活动的生态处置倾倒区 3 个,其中就有青岛。
深圳是国内较早开展骨灰海葬的城市之一。2024 年 9 月 10 日至 12 日,深圳市第 50 次海葬活动在大鹏湾海域举行,1425 具骨灰伴着清风归于大海。截至目前,深圳已组织群众累计将 40341 具骨灰撒进大海,为深圳市节约了大量的殡葬用地,同时也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深圳还推出了生态节地葬奖励,鼓励更多人选择海葬等生态葬方式。
温州市鹿城区山前街社区积极倡导生态葬法,其中就包括海葬。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国家关于海葬的政策,让居民逐渐接受了海葬这种新型的丧葬方式。
湛江奋勇高新区也大力推行生态殡葬,其中海葬是生态殡葬的一种重要形式。海葬冲破了传统的 “入土为安” 观念,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主要可进行骨灰撒海的城市介绍
1. 天津
天津骨灰撒海的历史及发展,自 1990 年创立以来的成就:天津骨灰撒海服务始于 1990 年,依靠其沿海地域优势和专业服务队伍,受到广泛关注。多年来,天津不断推进骨灰撒海活动,已成功举办骨灰撒海活动 459 期,累计撒放骨灰 2.6 万余份,接待直接参与家属 53558 人次。其成就不仅在于数量上的积累,更在于对生态葬理念的推广和践行。
相关惠民政策及补贴情况:天津将骨灰撒海服务纳入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中,对本市户籍家属实行减免骨灰撒海和 2 位随行家属费用,且每具骨灰给予 1000 元奖励。如火化后 60 日内直接选择节地葬的,追加给予 1420 元基本丧葬服务费用补贴。
2. 青岛
青岛作为最早开展骨灰撒海的城市之一,其发展历程和优势:青岛是我国最早开展海葬的城市之一,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率先在全国开展骨灰撒海活动。三十年来,青岛海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从大规模、单一集中的集体大规模海葬走向常态化、小规模、个性化的多元模式,从单纯海葬走向了 “葬”“祭” 并重。其优势在于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在蜿蜒 730 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大小 49 处海湾,60 多座岛屿,是北方最好的海域之一。
与众多城市的合作情况,如济南、潍坊、淄博、呼和浩特等:青岛海葬已与济南、潍坊、淄博、呼和浩特等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例如,2019 年 5 月 22 日,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合作在青岛举行海葬;潍坊在青岛举行 2023 年春季生态海葬活动等。目前青岛海葬已经覆盖到国内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域。
对海葬环保问题的解释:时任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郭可凰曾解释,火化遗体的温度一般在 800℃到 1200℃之间,如此温度下,有害病菌根本无法存活,骨灰撒入大海后,不会使病毒传播。同时,选择的抛撒海域距离市区很远,并随着洋流的流向直接进入外海,不可能回流到青岛海域。辽宁省在黄海、渤海有五处指定骨灰撒海海域,省民政厅也曾于 2020 年解释,遗体火化产生的骨灰,属于无机物碳酸钙,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海葬骨灰对海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 日照
日照海葬的发展,从与青岛合作到拥有自己的专用区:2018 年初,日照发布《日照市开展海葬服务活动公告》开启海葬破局之路。因尚未获批撒海区域,首届骨灰撒海活动由日照市殡葬管理所与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共同承办,在青岛海域举行。后来,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支持下,在日照海域划定日照海葬专用区。
举办海葬公祭活动的情况:日照市已举办多届海葬公祭活动。如 2021 年,在日照市公墓管理中心 “千秋苑” 建设了海葬纪念碑,为群众纪念海葬亲人提供新方式。2024 年,日照市举办第五届骨灰撒海活动,13 名逝者的骨灰在亲友的陪伴和见证下撒向大海。
4. 北京
北京骨灰撒海活动的恢复情况及办理点介绍:受疫情影响,2020 年以来,全市骨灰撒海活动一直未能全面开展。今年,北京市民政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前 1 个月启动骨灰撒海活动。目前,全市共有三个海撒办理点,分别是东北义园办理处(电话 62543669),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办理处(电话 88255229),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办理处(电话 65478196)。
5. 珠海
珠海骨灰海葬活动的特色,如补贴政策、参与家庭来源等:[此处暂未补充珠海相关内容,可待后续完善]
6. 三亚
三亚公益性骨灰海葬活动的举办情况及惠民补贴:[此处暂未补充三亚相关内容,可待后续完善]
三、总结
国内可进行骨灰撒海的城市有天津、青岛、深圳、日照、北京、珠海、三亚等地。这些城市积极推行骨灰撒海这种生态葬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环保、节约的丧葬选择。
骨灰撒海作为一种生态葬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从环保角度来看,它不占用土地资源,避免了传统墓葬对土地的大量占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骨灰撒入大海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现代环保理念。其次,在经济方面,骨灰撒海相对成本较低,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政府的惠民政策和补贴也进一步鼓励了人们选择这种葬法。再者,骨灰撒海有利于移风易俗,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它打破了传统的 “入土为安” 观念,让人们认识到生命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是人类思想的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丧葬观念的逐渐转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骨灰撒海这种绿色殡葬方式。让我们共同为保护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