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海,是藏在生活褶皱里的——清晨东疆港的第一缕阳光裹着海风钻进衣领,傍晚海河入海口的渔船归港时,浪声里混着卖炸糕的吆喝。对于很多天津家庭来说,把亲人的骨灰撒进渤海湾,不是终点,是让他们回到最熟悉的“家”。可第一次办理的家属,总会犯嘀咕:天津骨灰撒海哪里申请?要带什么?流程复杂吗?今天就把这些问题揉碎了说,帮你少走弯路。

其实申请渠道很清晰,就两条主线。一条是“市级承办点”:天津市殡仪服务总站,地址在红桥区北辛道,是天津市民政局指定的唯一市级骨灰撒海承办单位,全天津的家庭都能去这办。另一条是“区里的家门口服务”:和平区民政殡葬科在甘肃路100号,河西区的在绍兴道7号,南开区的在复康路15号……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殡葬管理科,本区内的居民直接找区里,不用跨区跑。要是记不住地址,打12345转民政服务,一句话就能问明白。

天津骨灰撒海哪里申请-1

去办理前,材料得理齐,别漏了关键件。需要带的就四样:一是逝者的死亡证明(医院开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或者派出所开的销户证明都行);二是骨灰寄存证(当初存骨灰的小绿本,哪怕已经把骨灰取出来了,也得带着佐证);三是申请人的身份证——必须是直系亲属,比如配偶、子女、父母;四是亲属关系证明(户口本、结婚证,或者单位/社区开的证明,能说清“你和逝者是一家人”就成)。原件一定要带,最好再复印一份,有的窗口需要留底归档。

天津骨灰撒海哪里申请-2

现在都要提前预约,避免跑空。市级的殡仪服务总站可以打27322555预约,或者关注“天津民政”微信公众号,在“便民服务”栏里点“骨灰撒海预约”,在线填好逝者信息、申请人信息和联系电话就行。各区的部门也建议先打电话问,比如和平区的23117425、河西区的23259935,问清楚预约时间和注意事项,再上门办理更稳妥。办理当天,工作人员会给你一张《骨灰撒海申请登记表》,填好个人信息和逝者信息,签字确认后,材料没问题就能进入排期。

说到排期,天津的骨灰撒海一般集中在春秋两季——3-5月或9-11月,这时候渤海湾的风浪小,天气不冷不热,适合出海。具体日期会提前7-10天通知家属,到时候要带着骨灰盒(建议用可降解材质,比如纸制或木质的,殡仪馆有售,几块钱一个,不会污染海洋)去指定集合点,通常是塘沽的天津港客运码头。工作人员会组织统一登船,船上有简单的仪式流程:默哀、读祭文、撒骨灰,家属也可以加自己的环节——比如带一束菊花撒进海里,或者放一首亲人喜欢的歌,怎么温暖怎么来。费用方面,基础服务是免费的,包括船只、工作人员、降解容器,额外需求比如定制花束才需要自费,价格也不高。

其实办完你会发现,整个过程没有想象中复杂。天津的海从不是“遥远的存在”,它是爷爷当年赶海捡的小螃蟹,是妈妈织的渔网晾在阳台的咸味儿,是你小时候骑在爸爸脖子上看的海上日落。把亲人的骨灰撒进海里,不是离别,是让他们跟着海浪,回到那些最鲜活的日子里——风掀起衣角时,像他拍过你的肩膀;浪打在礁石上,像他喊你回家吃饭的声音。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别憋着,打个电话问民政部门,或者去社区问问网格员,总有人帮你把事儿捋顺。毕竟,让亲人“回家”,从来都是最温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