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闺蜜约周末出行,她翻着手机说“要不海洋馆?”我盯着窗外飘的细雪,皱着眉问:“冬天去会不会冻得慌?”结果推开海洋馆大门的瞬间,暖气流裹着淡淡的海水咸香涌过来,连我鼻尖冻得发红的小疙瘩都一下子软了——原来冬天的海洋馆,是藏在羽绒服外的另一个季节。
馆里的温度刚好,穿一件薄毛衣正合适。走到热带雨林展区时,水汽扑在脸上,像春天的晨雾。玻璃缸里的燕鱼摆着扇形尾巴游过,身上的橙红色斑纹在灯光下闪着光,旁边的小朋友趴在玻璃上,手指跟着鱼的轨迹动,奶声奶气喊:“妈妈你看,那条鱼在画圈圈!”我凑过去看,连珊瑚礁上的小寄居蟹都在慢悠悠爬,完全没有“冬天该冬眠”的样子。反而到了企鹅馆,更热闹——几只巴布亚企鹅在水里划得飞快,背上的黑色羽毛像擦了油,游到玻璃前时,圆滚滚的肚皮贴着玻璃,眼睛亮晶晶的,像在跟外面的人打招呼。饲养员说,企鹅本来就喜欢凉爽的环境,冬天馆里的温度刚好,它们比夏天还爱动,有时候还会在岸上互相扑腾着“打架”,惹得周围人笑个不停。
其实冬天去海洋馆,最舒服的是“不挤”。以前夏天来的时候,看海豚表演要提前半小时占位置,前排全是举着手机的人,连海豚跃起来的影子都要看不全。上周去的时候,我们随便找了第三排的位置,前面只有几个人,海豚从水里跳起来的瞬间,溅起的水花差点落到我手背上,训练员喊“小海”,它立刻游过来,用鼻子蹭训练员的手心,连它嘴角的小胡须都看得清清楚楚。逛到水母馆的时候,整个房间都是淡蓝色的光,水母像半透明的伞,慢悠悠飘着,我站在玻璃前看了十分钟,居然没遇到人挤人的情况——要是夏天,这里早围满了拍照的人,连转身都难。
现在这个时候去,很多海洋馆还藏着“冬天专属小惊喜”。比如我上周去的那家,入口处摆了棵两米高的圣诞树,缠满了蓝色和银色的灯带,像海底的荧光藻;企鹅馆旁边的小桌子上,放着写着“企鹅的冬天怎么过”的科普卡片,工作人员戴着圣诞帽,会主动跟你讲“企鹅的羽毛有多厚”“它们怎么保暖”;甚至还有互动环节——只要提前预约,就能去喂企鹅吃小鱼,我闺蜜举着小鱼桶的时候,一只小企鹅凑过来,用喙轻轻叼走鱼,嘴上还沾着点鱼鳞,可爱得她差点尖叫。
其实冬天的海洋馆,最适合“找温暖”。带孩子的家长不用怕孩子冻着,馆里的温度刚好,还能边玩边学知识;情侣一起逛的话,走在蓝色的灯光下,看鱼群游过,连空气都变浪漫了;像我这种上班族,周末去逛一圈,看着满缸的蓝色和游动的鱼,连上周加班的疲惫都忘了——毕竟,外面是飘着雪的冷,里面是暖乎乎的“海”,连呼吸都带着咸咸的温柔。
那天离开的时候,我裹着羽绒服站在门口,回头看海洋馆的玻璃门,里面透出暖黄色的光,还有小朋友的笑声飘出来。突然觉得,冬天的海洋馆像个“反季节的秘密”——外面是寒风凛冽,里面是永远的春天;外面是光秃秃的树,里面是永远的蓝色。所以啊,别再纠结“冬天可以去海洋馆吗”,现在就去,推开门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来冬天的海洋馆,比任何时候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