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海葬的简要回顾

骨灰海葬,作为水葬的一种,是指将逝者火化后的骨灰撒入大海的丧葬形式。它有着颇为久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欧海盗时期,那时它是海上一种陈腐且令人伤感的仪式,最初的仪式很简单,就是以小船载着遗体,挂上帆船,趁着落日余晖,驱使小船西行,任由遗体在大海中漂游。后来,这一形式逐渐被军队采用,舰上人员若不幸离世且无法运回陆地埋葬时,便会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通常是在日出或日落前进行,特殊战地状况下也可在夜间举行,全体舰员在后甲板列队,将遗体包殓好并绑上重物放置于木板上,待离别仪式完毕后把木板稍倾斜,让尸体滑入海中下沉,同时舰艇汽笛长鸣,军舰降半旗,舰上军乐队奏哀乐,并将日期、时间、经纬度记录在航海日志中。
发展至今,海葬主要分为尸体海葬和骨灰海葬这两类。尸体海葬是指直接将去世后的尸体置于海里,让其自由下沉,不过这种方式只有部分国家允许,是未经火葬就直接投入海里的做法;而骨灰海葬更为常见,也就是先将尸体火化,再把骨灰撒向大海,操作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飞机直接飞撒,或借助船只抛撒,还能直接倾倒,也有用容器装着骨灰后再放入水中的。
在咱们中国,绝大多数海葬采用的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葬法。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海葬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它冲破了传统 “入土为安” 的观念,象征着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归到自然中去,是继墓葬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体现了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更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如今,海葬因诸多优势受到青睐。从环保角度来看,它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避免了传统安葬方式可能产生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也无需占用土地资源,契合当下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大趋势;在仪式感方面,无论是在海上举行庄重的告别仪式,还是后续通过网上祭祀等特别的方式来缅怀逝者,都赋予了整个丧葬过程别样的意义;而且,相较于购买墓地等传统安葬方式,海葬的价格往往更加经济实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海葬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规定。居民若想进行海葬,要先携带身份证及逝者骨灰,到殡葬服务中心办理海葬登记,之后海葬服务中心会根据骨灰数量及相关登记要求确定海葬时间,并以发信或公告的形式,告知缴费时间和地点。居民收到消息后,按规定时间办理缴费手续并领取海葬活动须知,再按照须知内容,按时到指定地点乘车、乘船,前往指定海葬海域参与海撒活动。并且,不是所有单位和海面都能进行海葬,必须由当地民政局或民政部门允许的殡葬服务相关单位向生态环境部申请,获批签发 “骨灰撒海许可证” 后,方可开展。像在沈阳,政府一直在鼓励海葬,本市户籍居民海葬是免费的,还能获得一定补贴,所以选择海葬的人也在逐年增多。
另外,大家对海葬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实际上海葬通常不是直接抛撒骨灰,而是将骨灰放进由陶土及海洋泥土烧制而成的可降解罐子里,顺着绳子沉到海底,这些可降解罐会在 24 小时内溶解,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祭祀方面也有相应的办法,一种是报名参加每年的海葬活动,登船随行,会有免费鲜花提供,但船费等需要自行承担;另一种则是办理完手续后,可享受免费网上祭祀服务,家属能在网上像操作 “QQ 空间” 那样点击赠送鲜花、赠送祭品等来缅怀逝者。 总之,海葬正逐渐成为一种被更多人认可的、环保且有意义的丧葬新选择。

骨灰海葬后骨灰盒处理的常见方式

撒入大海

将骨灰盒撒入大海是一种常见且很有意义的处理方式。如果是木质骨灰盒,其能够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骨灰一起回归大自然,融入大海的怀抱,仿佛逝者以另一种完整的形式与自然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从情感表达层面来看,这意味着让逝者彻底与大海相伴,家属们怀着对大海的敬意以及对亲人的思念,把骨灰盒也一同留在那片宽广的水域,象征着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且这种做法也契合当下环保、遵循自然的理念,让一切都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就像当初海葬的起源,带着一种质朴又深沉的情感,所以不少家属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骨灰盒。

带回深埋

有些家庭会选择把骨灰盒带回,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深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比如自家有合适的土地,或者经过相关地方允许等,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让家属免去对骨灰盒后续如何安置的困扰。当把骨灰盒深埋在地下后,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与大地融合,借由地下微生物的腐蚀分解,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仿佛是逝者在地下有了一个宁静的 “归宿”。同时,这个被深埋的骨灰盒也成为了家属寄托思念的一种途径,在特定的日子里,家人可以来到这片地方,静静地缅怀逝者,诉说心中的牵挂与思念之情,让亲情以这种别样的方式延续下去。

放在家中

还有部分家属会把骨灰盒放在家中进行供奉、祭拜。尤其是在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等传统祭祀节日,把逝者的遗像摆放好,再摆上供品,对着骨灰盒进行缅怀,通过这样的仪式来表达儿孙的追思之情。这既能方便家人随时追思逝者,让亲人好像依旧在身边一样,也体现出对逝者深深的敬重。像在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祭扫的时候,把骨灰盒放在家中就更有优势了,家人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又庄重的祭拜,寄托那份思念,不必因外部条件的限制而错过表达心意的机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把骨灰盒放在家中也有一些讲究,比如最好单独找个安静、隐蔽的房间供奉起来,避免放在窗边以防受潮,还要注意周围环境的风水等,确保既能寄托思念,又能让一切都安稳和谐。

不建议的骨灰盒处理方式及原因

再次寄存在陵园或殡仪馆

在骨灰海葬后,其实不太建议又将骨灰盒寄存在陵园或殡仪馆。首先,海葬本身意味着让逝者回归自然,骨灰撒入了大海,象征着一种与自然融合、从自然中来又回自然中去的情怀,如果这之后又把骨灰盒存放进陵园或殡仪馆,那就有些背离了海葬原本的意义,好像之前进行海葬的举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陵园或殡仪馆存放骨灰盒是需要一定管理的,若存放的骨灰盒长时间无人认领或者无人前往祭扫,按照相关规定,殡仪馆等会在公示一段时间后,对这些骨灰盒进行集中深埋等处理。这样一来,家属后续想要再找回骨灰盒或者有其他安排,就没办法实现了,反而可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而且,寄存也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既然已经选择了海葬这种方式,再花费费用去寄存骨灰盒,在经济上也不太划算。所以综合考虑,骨灰海葬后再次将骨灰盒寄存在陵园或殡仪馆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呀。

骨灰盒运输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

私家车运输

在骨灰海葬的过程中,关于能否用私家车运输骨灰盒,其实主要取决于丧属的个人意愿和想法。有些人会比较介意所谓的运势等传统说法,觉得用私家车运输骨灰盒可能会带来晦气,影响自己或者家人往后的运势,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不太愿意选择私家车来运输了。
不过,从实际角度来讲,如果丧属并不在意这些传统观念,用私家车运输骨灰盒是完全可以的。像至亲的骨灰盒,比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的骨灰盒,要是在火化后需要运输去进行海葬等安排,晚辈用自己的车辆运送一下也无可厚非。只是在运输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私家车的颜色最好不要太鲜艳,黑白灰这类相对素雅的颜色更适合用来运输骨灰盒,要尽量避免用颜色太过鲜艳的车辆。而且,不要把骨灰盒放在后备箱内,一般是安排家属坐在后座上,双手抱着骨灰盒,同时,在抱骨灰盒的人旁边,最好安排一名亲属拿着一把黑伞,在抱骨灰盒上下车的时候,用黑伞遮挡一下阳光,还可以在运骨灰盒的车上放些辟邪的东西,例如在后视镜柄上系一条红颜色的布条,或者在车内放一根桃木棍等。等骨灰盒到达目的地后,建议不要着急把车辆开回家,可以把车辆停在小区外的马路边,或者是进村的村口,然后用清水把车辆外部擦洗干净,再用干净的清水,洒在车内的每个角落,打开车门通风 30 分钟左右,以此除去车内可能存在的晦气,接着在车辆周围放一挂鞭炮(注意不要离车辆太近),把鞭炮的头部和尾部都放在车头的位置,然后点燃鞭炮来辟邪,最后在车头的位置画圈烧些纸钱,打发一下路边的孤魂野鬼,保佑以后出入平安。
所以说,用私家车运输骨灰盒并没有绝对的行或者不行,关键在于丧属自身的考量呀。

殡仪车运输

倘若丧属比较介意骨灰盒放在私家车上,觉得心里会有疙瘩,那么可以选择殡葬服务公司提供的殡仪车来运输骨灰盒。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专业的殡仪车出租转运护送服务,比如威海、文昌等地,通常是按公里收费,每公里大概 10 元左右,还能提供上门接送运输,24 小时灵车租赁服务,非常方便。
殡仪车有着诸多优势,它是专门为殡葬运输设计的,车内环境舒适,会进行特别的设施布局。对于骨灰盒的运输,殡仪车能够提供安全稳固的空间,避免震动以及其他不必要的干扰,确保骨灰盒在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而且,专业的殡仪车配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协助处理相关事宜,全程陪伴并提供咨询,不管是前往海葬的地点,还是其他相关的安葬场所,都能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力求让整个运输过程既庄重又顺利,给予逝者应有的尊严。像在一些跨省的骨灰运输情况中,殡仪车还配备有先进的设备,像良好的密封性、高性能的空调系统能保持车内温度适宜,先进的减震装置可以减少行驶过程中的颠簸,还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防滑地板等,从各个方面保障运输的安全和舒适,让家属在悲痛中也能感受到专业服务带来的支持,让逝者的这最后一段旅程能够温馨而庄重。

骨灰海葬及骨灰盒处理的相关流程与规定

海葬流程

通常来说,海葬有着一套较为规范的流程。首先是登记办理环节,家属需携带身份证及逝者骨灰,前往当地的殡葬服务中心办理海葬登记。像在辽阳,居民要按要求准备好骨灰寄存证、注销户口证明、委托人身份证等资料各复印 2 份,然后到辽阳市民政局进行登记;在珠海,申请人要准备好身份证明复印件、逝者身份证或其他合法户籍证明复印件、殡仪馆出具的遗体火化证明复印件等材料,按规定时间提交到香洲区粤海中路 2073 号市殡葬服务中心办公室。
登记完成后,海葬服务中心会依据骨灰数量以及相关登记要求来确定海葬时间,并通过发信或者公告的形式,告知家属缴费时间和地点。家属收到消息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办理缴费手续,同时领取海葬活动须知,这上面会详细写明后续的各项安排和注意事项。
接下来就是活动行程安排了,不同地区的安排会有所差异。例如大连的海葬活动,会提前一周通知活动时间,共两天时间,第一天上午 11 点从中华广场(广佑寺门前)集合,统一前往大连;次日早上组织骨灰撒海活动,中午(饭后)从大连返回辽阳。而珠海的海葬活动,2023 年是 11 月 17 日 13:00 在香洲区粤海中路 2216 号合罗山墓园集合,13:00-13:50 现场查验粤康码、行程码及 24 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开展骨灰换袋、签到等工作;14:00 活动仪式正式开始;14:30 仪式结束,乘车前往码头;15:00 登船;约 17:30 返回。
到了具体的海葬仪式时,也有相应流程。一般不是直接将骨灰撒在海里,而是将骨灰放进由陶土及海洋泥土烧制而成的可降解罐子里,顺着绳子沉到海底,这些可降解罐会在 24 小时内溶解,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在仪式上,通常会有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介绍逝者生平,家属也可以致辞、宣读祭文,之后在主持人的指引下,将骨灰撒入大海,最后家属还可以献花、祭拜,缅怀逝者。整个海葬过程结束后,有的地方还会为家属发放海葬证明等相关凭证呢。
总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家属按照流程操作,才能让海葬顺利进行,这也和后续骨灰盒的处理存在一定关联,因为整个海葬流程规范了,骨灰盒的处理选择也会更明晰、更合规呀。

规定要求

海葬以及骨灰盒处理过程中,有着明确的法律法规以及民政部门的相关要求,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哦。
从海葬方面来讲,必须由当地民政局或民政部门允许的殡葬服务相关单位向生态环境部申请,获批签发 “骨灰撒海许可证” 后,方可开展海葬活动,个人或者其他组织是不得擅自进行海葬的。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而且办理丧事活动如果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也会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呢。
另外,对于逝者也是有要求的,比如逝者本人生前要有海葬意愿或者家属同意其海葬,逝者不能有传染病、放射性物质等可能污染海洋环境的情况,同时也不能存在其他法律规定不得进行海葬的情况。
在骨灰盒处理上,同样要依规行事。例如有的地区在海葬时,会统一提供可降解的容器来盛装骨灰,原骨灰盒及随葬品要求家属在祭祀时自行处理,并且海葬过程中不得投放除骨灰外的其他物品。如果是选择将骨灰盒带回处理,像带回深埋等情况,也要考虑是否符合当地对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不能随意找地方就进行掩埋呀。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违规行为,也为了让海葬以及骨灰盒处理都能妥善完成,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