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现状引入
在如今的社会中,咱们能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部分普通人开始考虑将骨灰撒向大海这种殡葬方式了,而且它似乎越来越流行。以往呀,在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人死后讲究 “入土为安”,长眠地下,这样后人还能去扫墓祭祀,祭奠先人呢。可现在不一样啦,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少,特别是那些发展迅猛的大城市,要是无休止地修建墓地,若干年后留给子孙后代生存的地方可就不多了呀。
所以呢,国家一直在号召移风易俗,咱们各个省市也积极响应,大力推广像海葬、花葬、树葬等等这些生态绿色殡葬方式。大家都知道,像周总理、邓小平同志都曾选择将骨灰撒进大海,不占墓地。江主席在 2022 年逝世后,也是按照他的遗愿,遗体火化后,骨灰在长江入海口撒入了大海。
除了这些令人尊敬的领导人,现在社会上也有不少普通市民不再执着于土葬要墓地了,而是选择把亲人的骨灰撒进大海。那这骨灰撒向大海到底有没有什么讲究呀?能不能随便撒呢?普通人要是选择这种方式又得花多少钱呢?接下来咱们就好好探讨探讨这些问题。
二、骨灰撒海的合法性探讨

(一)相关法律规定
在我国,骨灰撒海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可不是能够随意进行的哦。根据《殡葬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合法手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进行骨灰撒放等相关活动。
而且,撒骨灰的地点也有要求,像有的规定撒骨灰的地点必须在海域范围内,离海岸线至少 12 海里以上,同时需要向当地海洋环保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才行。例如,曾经有福建的一位男子,因为父亲去世后,他未经正规审批,私自将父亲的骨灰撒向大海,尽管他有着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以及想满足父亲遗愿等原因,但这种私自的行为违反了国家对海葬的管理规定,既没有经过民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的批准,也没有获得家属的一致同意,最终被警方处以了罚款两万元的行政处罚呢。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明确禁止向海洋和内陆水域、天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倾倒、堆放、弃置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污染物等,骨灰撒海自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要确保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和不良影响呀。如果违反了这些相关的法律规定去私自进行骨灰撒海,视情节轻重,可能面临罚款等不同程度的处罚,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规定来操作哦。
(二)合法途径介绍
目前,合法进行骨灰撒海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呢。
一种是通过民政部门组织的集体公益海葬。这是一种很受认可的方式,它的优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免费呀,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能节省一笔开支。不过呢,它也有一些局限性,通常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因为往往是要预约家庭达到一定户数才会开启海葬流程,比如有的地方要达到 80 户左右,所以一般等待半年到一年都有可能呢。而且由于参与的家庭比较多,每户家庭参与的海葬成员数量有限制,海葬流程相对来说也会比较简洁,一般是殡仪人员致悼词后,家属便依序将骨灰降解罐撒入大海,整个流程大概不超过 2 小时。像很多城市每年都会定期组织这样的集体公益海葬活动,不少市民会选择这种既环保又有意义的方式送亲人最后一程。
还有一种途径就是专业殡葬公司组织的有偿海葬啦。它的特点就是时间比较灵活,家属预约成功后,大概 3 - 7 日内即可出船进行海撒,不像集体公益海葬那样需要长时间等待。而且还能享受到独立海撒船,全程一对一服务,有专业的殡仪人员帮忙组织海葬仪式,给家属更多陪伴空间,可以按照亲人生前的愿望、习惯、爱好等来对船进行布置,让逝者能更有仪式感地早日回归大海。不过相应地,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啦,价格根据不同的服务套餐会有所差异,比如有的标准海撒一对一服务收费大概 3000 元(一价全含),还可以选择升级北京往返商务车接送等其他服务内容呢。
总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经济状况、对时间的要求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骨灰撒海途径哦,无论选择哪种,只要按照合法的流程来操作,就能既达成让亲人骨灰回归大海的心愿,又不会违反相关规定啦。
三、骨灰撒海的注意事项

(一)手续办理
想要将骨灰撒向大海,手续办理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哦。通常需要提供逝者的死亡证明、骨灰合法证明文件等相关材料呢。
如果是在火化前就确定要进行骨灰撒海的,逝者遗体运至殡仪馆后,家属可与殡仪馆签署《骨灰海葬享受免费殡仪葬服务承诺书》,等火化结束以后,凭借承诺书与火化证明及其它相关证件前往指定的办公室办理海葬业务。
要是火化后才决定选择骨灰撒海这种方式,比如火化时还不确定用哪种方式安葬,等火化完毕后骨灰寄存到期需要续费的时候,家属才想起用海葬的方式为逝者举办葬礼,那就要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就近的海撒办办理海葬登记业务啦。
不同地区在具体手续细节上可能会稍有差异哦,像上海,户籍逝者家属(直系亲属)可致电 “飞思海葬” 服务专线 66600544 或 “白事热线 962840” 进行电话预约登记,也能登录 “上海海葬网” 或关注 “上海海葬” 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登记。而本溪呢,家属可拨打 43128006 电话进行咨询,并且要携带参加活动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死者的死亡证明、身份证、户口本、火化证或骨灰寄存证,这些有效证件都得准备一式二份复印件(证件必须齐全方可报名)。总之呀,大家一定要按当地的要求把手续办齐全,这样才能让骨灰撒海的过程合法合规呢。
(二)时间与地点选择
在时间与地点的选择上,可是很有讲究的哦。
先说时间选择吧,最好是挑选天气晴朗、海浪平静的日子来进行骨灰撒海仪式呀。像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组织的骨灰撒海活动,时间就集中于每年的 4 月、5 月、10 月举行,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受到台风、暴雨、迷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呢。毕竟要是天气不好,风大浪急的,不仅不利于仪式的顺利开展,对参与人员的安全也会造成威胁呀。
而地点的选择更是关键,得选择合法合适的撒海地点,一定要避开环境保护区、禁止撒骨灰的区域等。有的地方规定撒骨灰的地点必须在海域范围内,离海岸线至少 12 海里以上,同时还需要向当地海洋环保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才行呢。例如上海市海葬活动的撒灰地点,是经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严格审批的规定区域: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东经 121°45′30″—121°50′00″)。选好合适的地点,既能够保障骨灰撒海仪式庄严顺利地进行,也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哦。
(三)尊重逝者意愿
尊重逝者生前对于骨灰处理的意愿,那是重中之重呀。骨灰撒海本就是一种寄托对逝者情感、送逝者最后一程的方式,如果逝者生前明确表达过希望骨灰撒向大海,那家属尽力去遵循,无疑会让整个撒海仪式更具意义,也更能体现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呢。
就像有的老人在世时就特别喜欢大海,常常去海边散步、看海,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生前就交代过身后想把骨灰撒入大海,那家属按照这个意愿来操作,就仿佛让逝者以另一种形式永远与热爱的大海相伴啦。要是逝者没有明确表示,家属们也应该好好商量,综合考虑逝者生前的喜好、习惯等因素来决定哦。比如逝者生前性格豁达,向往广阔自由,那撒向大海其实也是很契合的一种选择呢。总之呀,让逝者的意愿在骨灰撒海这件事上得以体现,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哦。
(四)安全与环境考量
安全和环境方面的考量可千万不能忽视呀。
从安全角度来说,如果是在船上进行骨灰撒海仪式,那上船后一定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穿好救生衣等防护装备,避免在船上随意跑动、推搡,以防发生意外落水等危险情况。要是在海边进行,也要留意海浪的情况,不要太靠近海边危险区域,特别是带着老人、小孩一同参与的,更得时刻照看好他们呢。
在环境方面,要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哦。海洋生态其实是挺脆弱的,骨灰中可能含有的化学物质,像防腐剂或火化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残留等,都有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呀。所以撒海的时候,要按照规定的方式来操作,不能随意倾倒,确保不会破坏海洋生态的完整性,做到文明、环保地让逝者回归大海,这也是咱们对大自然应尽的一份责任呢。
四、骨灰撒海的仪式与纪念

(一)常见仪式
骨灰撒海时,往往有着或传统或现代的仪式,承载着人们深厚的情感与特殊的意义。
从传统仪式来看,有的会选择在日出或日落时分进行,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大海在阳光映照下更显宁静与壮美,仿佛带着一种神圣的氛围,就如同早期海上的海葬仪式那样,人们会在此时将逝者的骨灰撒向大海,寄托哀思。参与的家属通常身着素色的服装,以表达庄重和对逝者的敬重。在撒骨灰前,大家会整齐列队,进行默哀,在安静的氛围中,回忆逝者生前的点滴,默默为其祈祷,祈愿逝者在大海的怀抱中得以安息。
而现代的骨灰撒海仪式,在保留庄重感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个性化元素。比如,若是通过民政部门组织的集体公益海葬,殡仪人员会先致悼词,回顾逝者生平的美好,肯定其一生的价值,随后家属依序将骨灰降解罐撒入大海。要是选择专业殡葬公司组织的有偿海葬,家属可以按照亲人生前的愿望、习惯、爱好等来对船进行布置,打造出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空间。有的家属会在船上摆放逝者生前喜爱的鲜花,播放其爱听的音乐,然后再缓缓将骨灰撒入大海,让整个过程充满浓浓的爱意与不舍,这些仪式承载的都是对逝者深深的缅怀之情,是生者与逝者最后的告别,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延续。
(二)纪念方式
骨灰撒海后,家属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纪念逝者,让那份思念能够有所寄托。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在海边举办简单纪念活动,比如在逝者的忌日或者清明节等特殊日子,家人们可以来到当初撒骨灰的海边,或者选择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海边,面朝大海,撒下花瓣,放飞写有思念话语的气球,静静地站在那里,追忆与逝者相处的往昔时光,默默诉说心里的思念与牵挂。
还可以在陵园或家中设立灵位,摆上逝者的照片、生前喜爱的物品,放上供品,在平常的日子或者节日时进行祭扫,点上香烛,为逝者祈福,让家人有一个固定的、能静下心来缅怀的场所,就好像逝者依然在身边一样。
如今网络祭奠也很流行,家属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为逝者建立网上纪念馆,上传逝者的照片、生平事迹、生活中的视频等,撰写追思文章,发表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样即使身处不同地方,亲属们也能随时通过网络去缅怀逝者,跨越地域的限制。
另外,根据逝者生前喜好开展个性化纪念活动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要是逝者生前热爱大自然,家人可以去海边植树造林,让这片海边因逝者而变得更加绿意盎然;倘若逝者钟情音乐,举办一场小型的音乐会,用动人的旋律来纪念他 / 她;又或者逝者生前热衷于慈善,家属可以以逝者的名义进行慈善捐赠,让这份爱心以别样的方式延续下去,这些纪念方式都能帮助家属更好地缅怀逝者,让逝者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五、结语

(一)总结强调
总之,骨灰撒向大海这一告别方式,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但大家一定要明确,它并非可以随意进行,而是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要求来操作。无论是手续办理,像准备好逝者的死亡证明、骨灰合法证明文件等,按照当地具体流程去申请登记;还是时间、地点的选择,要挑选合适的天气,避开禁止撒骨灰的区域,确保在合法的海域范围进行;亦或是尊重逝者意愿、考虑安全与环境因素等各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保障着骨灰撒海能顺利且合规地完成。
希望各位读者在面对这一选择时,能够谨慎安排,充分了解并遵循各项要求,让亲人的骨灰以一种圆满且符合规定的方式回归大海,让这份特殊的告别既饱含深情,又不出现违反法律、破坏环境等问题,真正成为逝者最后的美好归宿,也让生者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