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北戴河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风里还裹着夜的凉,踩在松针铺成的小路上,鞋底碾出细碎的响——不是那种刻意修过的观光道,是松针落了年复一年积出来的软,像踩在晒过太阳的棉被上。鼻端先钻进一缕松脂的香,清苦里带着点甜,像刚掀开的松木衣柜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成片的黑松是森林公园的骨架。这些树长得不高,却站得密,每棵树的枝桠都朝着海的方向倾斜,像一群伸长脖子看海的孩子。阳光从松枝的缝隙里漏下来,在地上织成光斑的网,走几步就能踩碎一片。风一吹,松针沙沙响,不是那种尖锐的吵,是裹着松脂香的呢喃——你站在林子里,能听见风从这棵树钻到那棵树的声音,像有人在耳边轻轻翻一本旧书。有时候会遇到松脂滴在衣服上,黏黏的,却舍不得拍掉,因为那是森林公园给的“小印章”。

往南走二十分钟,松树林突然开了个口——眼前猛地撞进来一片蓝,是北戴河的海。不是老虎石公园那种挤着遮阳伞的沙滩,这里的海岸线藏在松林后面,只有一条木栈道通向海边。栈道的栏杆上爬着青藤,偶尔有几朵小紫花从藤叶里钻出来,像不小心落进去的星星。站在栈道尽头,风里混着松香和海水的咸,远处的渔船像飘在蓝布上的白米粒。海浪拍着礁石的声音,和松涛声叠在一起,像听一场自然的二重奏——松涛是低音,海浪是高音,撞在一起,把所有的烦心事都揉碎了,顺着风飘走。

林子里的野趣藏在细节里。坐在松树下的石头上,会看见小松鼠从树洞里探出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你——如果你带了坚果,轻轻放在手心,它会凑过来叼走,尾巴翘得像小旗子。脚边的草丛里藏着各种蘑菇,有的像小伞,有的像胖娃娃,颜色是浅棕或乳白,不像超市里的那么整齐,却带着股野劲儿。还有鸟叫,不是那种单调的“叽叽喳喳”,是画眉的婉转,麻雀的热闹,偶尔有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声音从远处飘过来,像在喊人去寻什么秘密。

北戴河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怎么样-1

望海亭是森林公园里的老伙计。木柱子上刻着年月的痕迹,红漆掉了大半,却显得亲切。每天早上有几个老人在这里打太极,动作慢悠悠的,像跟着松涛的节奏。有一次我凑过去看,一个老人笑着递过来一杯茶:“这是松针泡的,解乏。”茶水里带着淡淡的绿,喝一口,清苦里藏着甜,像整个森林公园的味道都浸在里面。老人说,他们在这里打了十几年太极,“松涛是最好的琴,海水是最好的鼓,比公园里的音乐好听多了”。

傍晚的时候离开,回头看森林公园的轮廓,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风里还飘着松脂和海水的味道,像被刻进了记忆里。路过门口的小卖部,老板笑着说:“明天再来啊,早上下过雨,松树下会有更多蘑菇。”我摸着口袋里没来得及吃的松针糖——是早上那个打太极的老人塞给我的,糖纸是朴素的白纸,咬开后,清苦的松香裹着甜,像整个森林公园都化在了嘴里。

有人说,北戴河的海是热闹的,是挤在沙滩上的遮阳伞,是卖烤肠的小推车,是孩子们的笑声。但森林公园里的海,是安静的,是藏在松林后面的蓝,是松针上的露珠,是老人手里的茶。它不要你赶时间,不要你拍照片,只要你慢下来——慢到能听见松针落地的声音,慢到能尝出海水里的松香,慢到能和一只松鼠对视三分钟。原来最好的风景,从来不是挤在人群里看,而是沉下心来,和自然撞个满怀。

下次再来,我要带个竹篮——装松针,装蘑菇,装风里的味道。还要带个笔记本——写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