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聊天,她翻着手机里的老龙头照片说:“我爸妈总念叨想看看长城入海的地方,可我先得弄清楚——他们都71了,能免票不?”这问题我太熟了,上个月刚带奶奶去了趟老龙头,今儿就跟大家唠唠门票那点事儿,还有带老人去的小窍门。
老龙头的老人免票政策挺实在的——70周岁以上的长辈,凭身份证或者老年证就能直接免票进。60到69岁的老人是半价,比如旺季全价票50块,半价就是25块,淡季(11月到次年3月)全价30块,半价15块。我带奶奶去的时候,她攥着身份证站在入口,工作人员接过证扫了眼出生日期,笑着说“阿姨您里边请”,连登记都不用,特别痛快。倒是我旁边一个阿姨,拿着老年证问“这证能用不?”工作人员点头:“只要能证明年龄就行,身份证、老年证都成。”

除了老人,其他优惠也挺全的。学生凭学生证能买半价票,军人、残疾人还有烈属是免票的。我侄子去年暑假跟着去,举着学生证蹦蹦跳跳说“我也能省25块!”其实算下来,一家三代的票钱真不贵——爷爷奶奶免票,爸妈买全价,侄子半价,加起来也就一百来块,比去趟游乐园便宜多了。
但说真的,带老人去老龙头,值的从来不是那点票钱,是里头的“老味道”。奶奶走在平整的步道上,摸着城墙上的砖缝说:“这砖比我岁数都大吧?”我指着澄海楼的匾额说:“当年康熙皇帝在这儿写过‘雄襟万里’,您站这儿看海,跟皇帝当年的视角一样。”她凑到栏杆边,看海浪拍打着长城的垛口,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却笑得像个孩子:“原来长城不是只在山上啊,还能泡在海里?”旁边路过的导游听见了,停下脚步跟她唠:“大姐,这是戚继光当年修的‘海上长城’,为了防倭寇,把长城一直修到海里,您看那水下的礁石,都是当年筑城的基石。”奶奶听得眼睛发亮,拉着导游问了半天“戚继光当年住哪儿”“士兵们怎么守海”,连我催她去买水都没听见。
带老人去还有几个小细节得注意。首先得早去——早上8点刚开门的时候人最少,太阳还没晒起来,步道上有树影,走起来凉快。奶奶那会儿走得慢,我们沿着海边的长城慢慢逛,她蹲在地上摸长城根儿的青苔,说“这青苔跟我老家院儿里的一样”,我赶紧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她后来把这张照片设成了微信头像。其次得带点“顺手的东西”——老人爱渴,带个保温杯装温水,景区里虽然有卖矿泉水的小摊,但温水更合他们的口。还有,景区的步道虽然平整,可毕竟要走不少路,要是老人觉得累,入口处有观光车,10块钱一位,能直接开到澄海楼,省不少力气。我奶奶走了一半说“腿有点酸”,我们就坐了观光车,司机师傅还跟她唠:“阿姨,您看左边那片桃花,春天开的时候可好看了,下次春天来,我给您指最好的拍照位置。”
其实奶奶回来后,逢人就说“老龙头好”,不是因为免了票,是因为“长城能入海,还有人跟我讲老故事”。那天晚上她坐在沙发上,翻着我拍的照片,指着澄海楼说:“你看这楼,跟电视里的故宫似的,可它挨着海,比故宫有意思。”我忽然明白,门票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跟孩子一起,看点儿“有故事的风景”——而老龙头刚好给了这样的机会:长城的砖缝里藏着历史,海浪声里裹着亲情,连风里都飘着点“小时候的味儿”。
最后想跟打算带长辈去的朋友说:别光盯着“免票”那俩字,提前问问老人“想不想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