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撒海为何需部门批准?

骨灰撒海之所以需要部门批准,主要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海洋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海域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对海域的利用自然需要经过政府许可。骨灰撒海作为一种对海洋空间的使用行为,必须遵循相应规定,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避免出现随意占用、滥用海域资源的情况。
其次,环保方面不容忽视。虽然骨灰本身或许对海洋环境的直接污染相对较小,但倘若大量的骨灰未经许可随意撒入大海,可能会打破海洋生态的化学平衡,比如骨灰中的一些成分会与海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且在部分特定海域,过量的骨灰撒入也可能干扰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按照标准的海葬流程,骨灰需要先经过检查,确保不会对海洋造成不良影响,而部门批准环节就能对这些环保要求进行把关,促使人们选择合适的、符合环保标准的骨灰撒海方式,像使用可降解的骨灰容器等,以此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再者,关乎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如果每个人都能随意进行海葬,自行决定在大海的任意地方撒骨灰,那很可能会干扰社会的正常秩序。想象一下,要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一些不适当的场所随意携带、抛撒骨灰,势必会引起他人的不适和恐慌,影响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以及公共场所的正常使用。而且私人海葬还容易引发其他法律问题,例如可能造成船舶污染,或者有人在船上私自焚烧纸币等行为引发火灾,扰乱公共秩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相关部门进行批准时,会对骨灰撒海的时间、地点等加以限制,防止出现这类影响公共秩序和安全的情况发生。
另外,从管理和监督层面来说,明确需要部门批准这一要求,可以规范海葬行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海葬,才能保证海葬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一些不良商家或个人利用海葬进行非法活动或欺诈行为。同时,也便于相关部门对海葬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整个海葬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让逝者得以有尊严地魂归大海,也让家属能安心地完成这一送别仪式。
总之,骨灰撒海需要部门批准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海葬愿望的同时,兼顾海洋环境、公共秩序以及行业规范等诸多重要事项。

哪些部门负责批准骨灰撒海?

民政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民政部门在骨灰撒海批准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承担着对申请资质进行审核的责任。比如,会核实申请人与逝者的关系,要求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像逝者的死亡证明、身份证明以及申请人的身份证件等,以此来确认申请人具备合法申请骨灰撒海的资格。同时,对于一些有条件限制的地区,例如某些城市规定只有本地户籍居民或者符合特定条件的逝者骨灰才能申请撒海,民政部门就要严格把关,对这些户籍、居住等相关情况进行细致审查。
而且,民政部门还需要和其他部门协调沟通。一方面,要与海洋管理部门对接,将审核通过的申请相关信息传递过去,协助海洋管理部门进一步开展后续关于撒海地点许可等工作;另一方面,也得和生态环境等部门合作,确保整个骨灰撒海活动从准备阶段到实施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例如,在选择骨灰撒海所使用的容器时,民政部门要督促申请人尽量采用可降解、对海洋环境无污染的容器,这就需要参考生态环境部门给出的环保标准来执行。此外,民政部门还要负责对海葬服务机构进行规范管理,监督其运营是否合法合规,保障骨灰撒海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出现不良商家利用海葬进行欺诈等非法行为,让家属能够放心地通过正规途径完成骨灰撒海这一送别仪式。

海洋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参与

海洋管理部门对于骨灰撒海有着关键的把控作用,尤其是在撒海地点许可方面。我国的海域有着明确的规划和管理规定,不是所有海域都适合进行骨灰撒海活动。海洋管理部门会依据海洋生态、航道安全、渔业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划定出可以开展骨灰撒海的特定区域,并且对申请的撒海地点进行严格审核许可。例如,要避开海洋生态保护区、重要的渔业养殖区以及繁忙的航道等,防止骨灰撒海对这些重要的海洋功能区域造成破坏和干扰,确保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
而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它们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来确保骨灰撒海符合环保要求。比如,会对骨灰撒海的规模、频率以及骨灰的前期处理等提出明确要求,像要求骨灰撒放前应取样送交有关部门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以确认骨灰成分不会对海洋水质、海洋生物等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在整个骨灰撒海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还会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申请人和相关服务机构严格按照环保规范来操作,一旦发现有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保障海洋生态环境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使得骨灰撒海这一既承载着家属情感又体现生态理念的行为能在符合各项要求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申请部门批准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所需准备的证明材料

在申请骨灰撒海时,通常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证明材料。首先,逝者的死亡证明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证明逝者已经离世,像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或者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开具的能证实死亡情况的文件都可以。其次,要提供骨灰的合法证明文件,比如火化证、骨灰寄存证等,以此来表明骨灰来源的合法性。
不同地区可能还会有其他要求,例如有的地方若申请公益性海葬且针对本地户籍逝者免费的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逝者的户口本或户籍注销证明,以核实户籍信息,确认是否符合免费条件。还有些地区对于委托办理的情况,会要求提供直系亲属或委办人与死者关系证明等材料,方便相关部门准确知晓申请人与逝者的关联,确保整个申请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申请途径与方式

线上申请

如今很多地区都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开通了线上申请骨灰撒海的渠道。比如天津市民政局,就进一步升级“互联网 + 殡葬”便民举措,市民可通过“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津心办”APP进行骨灰撒海报名。具体操作如下:
  • 微信公众号进入方式:搜索“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并关注,接着点击下方“在线预约”,再选择“骨灰撒海”选项,按照页面显示填录申请人信息、随行家属信息、逝者信息等内容,填录完成并保存后,点击提交,若提交成功,系统会提示“提交成功!工作人员会在举办骨灰撒海活动时进行电话联系”。

  • “津心办”APP进入方式:先下载津心办 APP,点击“清明节专区”,找到“骨灰撒海报名”;或者点击下方“旗舰店”,进入“民政局”板块,再选择“殡葬服务平台”里的“骨灰撒海”选项,后续同样是按页面要求填写相关人员信息并提交申请。

广州市则通过“穗好办”APP为市民提供便利申请渠道,无论是广州市籍还是非广州市户籍人员均可通过刷脸认证,登录“穗好办”APP,首页进入“民生服务一站式办理”,点击“骨灰撒海预约服务”进入预约页面,填写有关信息,即可完成在线预约。

线下申请

除线上途径外,线下申请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申请人可以前往对应地区负责此项业务的办事窗口进行申请,一般是当地的民政部门相关窗口或者其指定的地点。例如,威海市的本市家属可直接前往市公墓事务服务中心(环翠区珠海路牛角沟村北)现场咨询办理2024年公益性海葬活动的相关手续,办理时间是即日起开始,截至9月1日下午4点,每天办理海葬手续时间为上午8:00-下午4:00(不过因8月18日为中元节,上午为保障祭扫接待服务暂停办理海葬手续,下午正常开展)。
本溪市民政局这边,市民可随时通过拨打43128006电话进行咨询相关事宜,然后按照要求携带好参加活动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死者的死亡证明、身份证、户口本、火化证或骨灰寄存证(以上有效证件一式二份复印件,证件必须齐全方可报名)等材料,前往指定地点办理登记报名,后续等待通知参加相关活动安排就行。
总之,大家可以根据所在地区提供的申请途径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去申请骨灰撒海,确保整个流程顺利进行。

不同地区骨灰撒海批准规定差异

一线城市的情况

在北京,对于户籍有一定要求,通常是本市户籍居民申请骨灰撒海会更便利些,不过也有针对非本市户籍的相关政策,但可能在一些细节上比如补贴等方面会有差异。其补贴政策方面,实行骨灰海撒补助政策,服务补贴是免收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告别、火化、骨灰寄存六项基本殡仪服务费用,资金补贴则是对海葬服务机构补贴4000元。在撒海具体操作规范上,家属需联系相关殡葬服务机构,确定撒海时间和具体流程等,并且撒海时要在规定的海域范围内进行,例如有的是统一组织在特定的、适合的海洋区域开展活动,避免对海洋生态以及其他海洋功能区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骨灰容器,像可降解的容器等,保障海洋环境不受破坏。
上海的情况是,海葬服务机构一般标明本地户籍才可申请,外地户口能否申请没有明确说明,若符合条件申请后,海葬服务机构会电话通知家属具体举办日期,详细事项也会以纸质方式邮寄给家属。补贴金额为4600元,按照规定办理手续、核验以及确认参加海葬当天的家属人数等,比如规定6名家属可参加免费活动,超出人数的家属则需自行承担船费。在具体操作上,海葬地点固定在长兴岛到横沙岛之间的海域,到了预定的海葬日期,从吴淞客运码头出发,轮船到达海葬地点后会进行献花、致悼词、集体默哀、鞠躬等祭奠仪式,且不允许家属携带传统的诸如香烛、锡箔和纸钱等传统的祭奠用品,家属可将骨灰撒入海中。
广州作为全国最早推广骨灰撒海的城市之一,在户籍方面,逝者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免收其骨灰撒海服务费用(含2名亲属参加出海活动的费用):生前为广州市户籍居民;在本市死亡并火化的非户籍人员;生前迁往港、澳、台及海外的原广州市户籍人员。而且2013年1月1日后死亡的广州市户籍人员,其骨灰撒海的(广州市民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撒海活动),申请人可以申领2000元骨灰撒海补贴。业务办理地址在广州市骨灰撒海活动办公室(天河区燕岭路394号),受理时间为8:30 - 12:00,13:00 - 16:30(周六、周日正常办公,法定节假日请提前电话确认:020 - 87053636)。在操作规范上,也同样要遵循环保等要求,采用合适的、对海洋无污染的骨灰撒放方式,按照统一组织安排来进行撒海活动,保障整个过程有序且符合生态理念。

其他典型城市案例

以沈阳为例,沈阳海葬分为非营利性的集体海葬和盈利性的殡葬服务机构的私人订制海葬。对于想要进行骨灰撒海的逝者家属,需要先联系殡仪馆或人民纪念堂进行登记,登记时要提供证明亲属关系的户口簿、登记人的身份证以及《骨灰寄存证》,经过审批通过后,待审查批准签发《骨灰撒海许可证》,才可以开展骨灰撒海活动。沈阳海葬目前有三个方向,比如大连方向海葬登船的地点为老虎滩菱角湾,海域为中国黄海;营口方向是沿着大辽河进入入海口处,汇入中国渤海海域;丹东方向则是在鸭绿江断桥附近登船。并且参加海葬活动的市民,每份沈阳市户籍故者骨灰随行3人内(含3人),享受国家减免政策与政府补贴金600元,相关部门还会为市民免费提供海葬降解容器、乘车、船、鲜花、海葬用品、保险、海葬仪式服务、海葬云祭祀等服务。
天津的规定中,逝者应当符合以下条件才可申请海葬:经过火化处理后,骨灰已经得到合法处理并获得收容盒;逝者在天津市户籍或居住满3年以上或曾经在天津市工作满10年以上。进行海葬需要经过天津市殡仪馆的审批和指导,家属要提供逝者的身份证、户口簿、死亡证明等相关证件,同时填写相关申请表格,殡仪馆会对骨灰进行安全包装,并提供海葬服务所需的船只和人员。此外,天津市海域有专门的海葬区域,家属必须在规定的海域内进行海葬,同时,要向天津市海洋与渔业局申请,获得相关许可证。在补贴方面,2014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天津市骨灰撒海基本服务实施办法》,对参与海葬服务的天津户籍市民,免费提供1000元基本骨灰撒海服务,后续政策又有进一步调整提升。
深圳海葬活动已常态化接受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分批举行,一般一年两到三次。办理程序先是预报名登记(电话:0755 - 86005056),然后现场提交报名材料,填写海葬协议,接着收集海葬骨灰,最后在指定日期登船出海进行骨灰撒海,并且深圳的骨灰撒海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整体流程相对清晰简洁,方便市民按要求来申请办理。

未获批准私自撒海的后果

如果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就私自将骨灰撒入海里,那可是违规行为,会面临相应的后果哦。
就像福建曾有位男子,在父亲的骨灰盒20年存放期结束后,不想续费也觉得办理海葬手续麻烦,便私下租船出海,想把父亲骨灰撒到海里,结果和船家发生矛盾,他一气之下将骨灰倒入海中,船家报警后,男子及同行者被警方带走调查。按照《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的规定,这种私自向海中抛洒骨灰的行为,可能会被处2万至10万元罚款呢。
而且,私自撒海葬骨灰还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影响。从海洋环境保护角度来说,虽然单从骨灰本身看,或许对海洋环境的直接污染相对较小,但要是大量骨灰都未经许可随意撒入大海,骨灰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与海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影响海洋的化学平衡;在部分特定海域,过量的骨灰撒入也可能干扰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带来破坏。另外,还可能对近海养殖等造成危害,比如骨灰流入渔民养殖区或者捕鱼区,可能会让海鲜的品质受影响,进而影响养殖户的收益等。
同时,私自撒骨灰入海若不加管制,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比如将非正常死亡的遗体等通过这种方式毁尸灭迹,增加案件侦查难度等,还可能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
所以啊,大家千万不要私自去将骨灰撒入海里,一定要按照正规的流程向相关部门申请批准后,再依规进行骨灰撒海,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哦。

骨灰撒海批准后的相关服务与注意事项

承办机构提供的配套服务

在骨灰撒海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承办机构通常会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让整个撒海过程更加有序和庄重。
首先是船只安排方面,承办机构会根据参与撒海的家属人数、骨灰数量等情况,调配合适大小且符合安全标准的船只。比如一些大型的集体骨灰撒海活动,会选用能承载较多人员的专业船只,确保大家在出海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并且船只的出发时间、航行路线等都会提前规划好,避开航道繁忙区域以及海洋生态敏感地带,带领家属前往规定的适合撒海的海域。
仪式主持也是重要的一项服务内容。专业的主持人会把控整个撒海仪式的节奏和氛围,引导家属进行默哀、献花、念悼词等环节,帮助家属更好地抒发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让送别仪式更具仪式感。像在很多沿海城市举办的海葬活动中,主持人会先介绍逝者生平,回顾其一生的点滴,然后邀请家属代表上前发言,最后带领全体人员集体默哀,整个流程庄严肃穆。
此外,承办机构还会帮忙办理保险相关事宜,为参与撒海的家属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以防在出海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给予家属一份保障。同时,有的承办机构还会提供如撒海用品的准备,像可降解的骨灰容器、鲜花、手套等,方便家属进行骨灰撒放操作,并且确保这些用品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总之,这些配套服务旨在全方位地协助家属完成骨灰撒海这一特殊又意义重大的送别仪式。

家属参与撒海的行为规范与注意点

家属在参与骨灰撒海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注意相关要点,这样才能保证撒海仪式顺利且庄重地进行。
一是要遵守秩序,听从工作人员和承办机构的安排。从登船开始,就要按照指示有序上船,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座,避免在船上随意跑动、推搡,特别是当船只航行在海上时,更要保持安静,防止因混乱行为影响船只的平衡和航行安全。在撒海仪式进行过程中,也要听从主持人的引导,依次进行各项环节,不要随意打断或者自行更改仪式流程。
二是要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比如工作人员提醒穿戴好救生设备,家属要积极配合;在领取撒海用品,像骨灰容器、鲜花等时,要按照要求进行交接;在撒放骨灰环节,要根据工作人员提示的正确方式操作,确保骨灰能平稳撒入大海,同时避免将其他杂物一同抛入海中,影响海洋环境。
再者,要按照规定进行默哀、撒放骨灰等行为。默哀时要保持安静、庄严肃穆,心怀对逝者的敬意与思念;撒放骨灰时,动作要轻缓,尽量让骨灰均匀撒入大海,如果遇到风浪较大的情况,更要注意自身安全以及骨灰的撒放方向,防止骨灰被吹散或者飞溅到他人身上,也避免因过度靠近船舷等危险区域而发生意外。
另外,家属也要注意自身的着装和言行举止,着装以素净、庄重为宜,避免穿着过于花哨或者颜色鲜艳的服装,言行上要文明得体,避免大声喧哗、嬉笑打闹等不符合场合氛围的行为出现,让整个骨灰撒海仪式能够在庄严、有序的氛围中完成,给予逝者最后的体面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