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亲人的生命归于永恒,很多北京家庭会选择海撒——让骨灰随浪花融入大海,以最温柔的方式与天地共生。对于第一次办理的家属来说,流程或许陌生,但只要一步步走下来,会发现每一个环节都藏着对生命的尊重。

办理海撒前,最关键的是备齐材料。核心资料有四样:亲人的死亡证明(由医院或派出所开具,需加盖公章)、火化证明(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原件)、骨灰寄存证明(若骨灰曾寄存在殡仪馆,需取件时索要),以及家属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代办需额外提供授权委托书)。这些材料是海撒的“入场券”,提前整理好能避免现场来回奔波。

接下来是预约。北京的海撒服务目前支持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线上可登录北京市民政局官网或“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找到“骨灰海撒预约”入口,填写家属联系人、海撒时间偏好(比如想选春季或秋季)、亲人信息等内容;线下则可直接去户籍所在地的殡仪馆(如八宝山殡仪馆、东郊殡仪馆)海撒服务窗口办理。需要注意的是,海撒有固定批次(通常每月2-3次),建议提前1-2个月预约,避免错过合适的时间。

预约成功后,要去现场确认信息。家属需带着备齐的材料到殡仪馆,工作人员会逐一核对真实性——比如死亡证明的编号是否有效、骨灰寄存证明是否对应本人。确认无误后,会讲解海撒的具体细节:比如当天要在早7点到指定地点集合,统一乘大巴去码头;登船后有集体默哀仪式,家属可带一束白菊或亲人喜欢的鲜花;撒骨灰时会有工作人员协助,避免手忙脚乱。最后需要签署《骨灰海撒知情同意书》,这是对亲人最后的承诺。

北京骨灰海撒申请流程-1

到了海撒当天,流程比想象中更有温度。清晨的风里带着海的咸湿,家属们集合后乘车前往码头,工作人员会帮忙搬运行李,提醒老人孩子注意安全。登船后,船舱里播放着轻柔的钢琴曲,大家先集体默哀三分钟,随后按照预约顺序,家属们走到船尾——工作人员会先帮着整理骨灰袋,确保撒出时均匀流畅,家属可以轻声默念祝福,有的会把鲜花撕成花瓣,和骨灰一起撒向大海。海浪卷着白色的花瓣远去,没有哭声,只有海浪声在回应思念。

北京骨灰海撒申请流程-2

海撒结束后,家属不用着急离开。10个工作日内会收到殡仪馆出具的《骨灰海撒证明》,上面标注着海撒的时间、经纬度坐标。如果想“找”亲人,可以登录“北京海撒纪念平台”,输入身份证号就能定位到那片海域。有的家属会在每年纪念日带着鲜花去海边,对着大海说说话,就像亲人从未离开。

北京骨灰海撒申请流程-3

海撒的流程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步骤。从预约时的耐心解答,到现场的细致引导,再到船上的人文仪式,每一步都藏着工作人员的用心。这不是“失去”,而是让亲人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变成海浪,变成海风,会在每个霞光初升的清晨,悄悄拂过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