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总是裹着点凉,胡同口的糖炒栗子刚飘出香气,就有人抱着装着亲人骨灰的布包,站在殡仪馆门口问:“去海撒的话,得花多少钱?”其实不止秋天,全年都有这样的疑问——比起传统墓地,海撒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最后选择”,但关于费用,很多人心里没个准数。
目前北京正规的海撒服务主要由北京市殡葬服务中心提供,基本费用大概每例3800元。这个钱不是“一笔糊涂账”,里面包含的服务挺实在:从殡仪馆到出海码头的骨灰运输(用专用的保温箱,避免颠簸)、可降解的骨灰容器(用玉米淀粉做的,泡在海里会慢慢化掉,不会污染海洋)、2-3名家属的乘船名额(船是专门的海撒船,有封闭的休息区,不会让家属吹太久冷风),还有船上的仪式服务——工作人员会提前问家属“老人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歌”,撒放时会轻轻说“咱们送爷爷走了”,甚至会帮着扶一把情绪激动的家属。之前有位周阿姨跟我聊起,她带父亲去海撒时,工作人员特意把船开到了老人生前常去的北戴河海域,还帮着摆了一杯老人爱喝的花茶,“那3800元花得,像给老人办了场‘海边的告别宴’,踏实”。
要是家里人多,想多带几个亲属一起去,超过的名额得额外收费,大概每人500元。比如一家四口想都陪着老人去,就是3800元加1个额外名额的500元,总共4300元。还有些人想加些“个性化”服务,比如给老人带一束白菊花,或者做本印着老人照片的纪念册,这些是可选的。鲜花一般选单支包装的菊花,一束大概200-500元;纪念册是把老人的生平照片、手写的话做成小册子,价格在300-800元不等。不过这些不是必须的,我认识的李叔叔就没加——他说“老人走前说‘别搞虚的’,能去海边就行”,最后只花了基本费用,一样把仪式办得安安静静的。
值得提的是,北京对户籍居民有海撒补贴。只要是北京市户口的逝者,参加正规海撒后能申请2000元补贴。算下来,基本费用3800元减补贴2000元,实际只花1800元。申请也不麻烦:带好死亡证明、逝者的户口本、海撒服务合同,去户籍所在地的街道民政科填张表就行,一般10个工作日就能拿到钱。有位张大哥说,他母亲是北京西城户口,海撒后申请了补贴,“本来以为要跑好多趟,结果街道工作人员直接帮着网上提交了材料,没几天钱就到账了,挺省心”。

最后想说点实在提醒:海撒要提前1-2周预约,预约时带好逝者的死亡证明和家属身份证;费用可以用微信、支付宝付,不用带现金;如果遇到台风、暴雨改期,不用额外加钱;上船前记得穿防滑鞋——码头的木板沾了水滑,别摔着;还有,别带太沉的东西,船上空间有限,抱个小相框或者老人的旧手帕就行。
其实关于海撒的费用,最关键的从来不是“贵不贵”,而是“值不值”。有人算过,买一块远郊墓地得几万甚至几十万,海撒的费用只是零头,但换回来的是老人“回归大海”的心愿,还有每年去海边吹吹风就能“见一面”的念想——就像一位阿姨说的:“每次去海边看浪,就觉得他还在,跟着海浪一起,没走太远。”这样的费用,花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