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终点,有人选入土为安,有人愿化为青烟,也有人想把最后的痕迹交给大海——让浪花裹着思念,飘向更辽阔的远方。可当“水葬”要搭着“集体出海”的船时,很多人都会犯嘀咕:这样做,到底合不合法?

我国法律没把水葬一棍子打死,但对它的“打开方式”管得挺严。根据《殡葬管理条例》,殡葬活动得遵守国家规定,土葬、火葬是多数地区的“主流”,而水葬、树葬这类“生态殡葬”,得经过当地民政部门批准,还得由有资质的殡葬机构来办。换句话说,私自拉几个人、租艘船就去海上撒骨灰,从“谁来办”这一步就踩线了——不是想办就能办的。

水葬 集体出海违法吗现在-1

更要注意的是“集体出海”这个环节,里面藏着不少“隐形雷”。按照《海上交通安全法》,船舶要想载客出海,得有营运资质,不能是随便找的私人渔船;船上的人不能超员,不然遇着风浪根本扛不住;而且得提前向海事局报备航线、时间和人数——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就像2022年有个事儿:几个市民私下租了艘没有营运证的渔船,带了10多个人去撒骨灰,结果刚出港就被海事部门拦了,不仅罚了款,组织者还被民政部门警告了——这就是没踩对法律的“点”。

还有个误区得说清楚:不是所有“撒骨灰”都是合法水葬。正规的水葬得走流程——殡葬机构要先向民政部门申请,把水葬的时间、地点、多少人参与,还有骨灰怎么处理(比如要不要粉碎成符合环保要求的颗粒)都说明白。可私人组织的集体出海,哪儿会管这些?说不定船是“三无”的,驾驶员连证都没有,万一遇着点事儿,哭都来不及。

最近几年,监管越来越严了。不少地方都推出了“公益海葬”,由民政部门牵头,殡葬机构、海事局一起办,流程规规矩矩的,既满足了大家“回归大海”的心愿,又不违法。可反过来,私自搞集体出海水葬的,空间越来越小——现在海事局和民政部门经常联合执法,一查一个准儿。

最后要提醒的是,违反规定的后果可能比你想的严重:轻则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重则要是造成海上事故、污染了海洋环境,说不定要负刑事责任。要是想让亲人以水葬告别,先去问当地民政部门,找有资质的机构,把流程走对——别让这份最后的牵挂,变成违法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