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北京的风里总裹着些湿润的凉意——不是雨要下,是不少家庭揣着骨灰寄存证,往各区殡葬服务中心跑。老人走了,想选海撒,可开口第一句准是:“这费用是不是免费的?”毕竟办丧葬最怕“隐性消费”,何况是送亲人最后一程,钱的事儿得掰扯清楚。

其实北京的海撒政策挺实在:本市户籍的逝者,骨灰海撒基本是免费的。早在2019年,市民政局就把海撒纳入了基本殡葬服务免费项目——涵盖骨灰撒海的服务成本、往返船舶使用费、工作人员的引导仪式,甚至连可降解的骨灰袋都不用自己买。但得说清楚“免费”的边界:要是想给亲人用定制的可降解骨灰盒,或者买束白菊撒进海里,这些属于个性化需求,得自费;非北京户籍的逝者,可能需要承担少量服务成本费,具体得咨询辖区殡葬中心。

想办海撒,步骤没想象中复杂。先预约——打12345便民热线问清所在区的负责机构,或者直接去区殡葬服务中心填表。需要带的材料就三样:家属身份证、逝者死亡证明、骨灰寄存证(如果骨灰在手里,得带寄存处开的证明)。预约好日期后,到日子去集合点——通常是天津塘沽或河北秦皇岛的码头,早上七点坐大巴统一出发。

北京骨灰海撒费用是免费的吗-1

登船后的过程,比想象中更有温度。工作人员会先给每位家属发一朵白菊,船开到指定海域(一般是渤海湾的无公害区域)就会减速。广播里会轻轻念逝者的名字,哀乐响起时,家属排着队,把骨灰和花瓣一起撒进海里。有的家庭会带瓶老人爱喝的二锅头,洒一点在船头;有的会放段老人生前爱听的京剧,声音裹着海风飘得很远。撒完后,工作人员会递上一张“海撒纪念证书”,上面写着逝者姓名和海撒日期——不是“证明”,是“记得”。

北京骨灰海撒费用是免费的吗-2

去年陪邻居张阿姨去海撒,她把老伴的骨灰和一张旧照片一起撒下去,照片是两人年轻时在北海公园拍的,她边撒边说:“老周,你不是总说想当水手吗?这下好了,天天能看海。”旁边的工作人员没催,站在一边递热水,眼里也泛着光。其实海撒不是“没了”,是换种方式陪着——风里的浪,岸边的云,都是亲人的样子。而免费的政策,不过是给这份心意多了份底气,让想选这条路的家庭,不用为钱犯难。

北京骨灰海撒费用是免费的吗-3

说到底,海撒的意义从来不是“省钱”,是“安心”。政策的善意,是让“送亲人最后一程”的选择,少了点经济压力,多了点温情。就像张阿姨说的:“以前总怕海撒‘不体面’,现在才明白,体面不是装在盒子里,是让他去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