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的时候,我盯着镜子里乱蓬蓬的头发和带着疲惫的眼角,手机弹出闺蜜的消息:“周末去周边玩呀?你家宝宝满月了,刚好带出来晒晒太阳。”我望着卧室里熟睡的小肉球,手指悬在屏幕上半天,还是回复了“算了,怕他折腾”。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犹豫。刚出月子时,我总想着“宝宝满月就能出门了”,直到某天换纸尿裤时摸到他刚掉疤的肚脐——肚脐眼还泛着淡粉,像朵没开全的花,我突然慌了。后来查资料才懂,刚满月的宝宝像没拆封的玻璃制品:免疫系统刚启动,外界细菌随便沾一下就可能闹肚子;肠胃还没适应母乳外的刺激,稍微颠簸就会吐奶;睡眠规律才刚萌芽,陌生的声音、光线变化都能让他从睡梦中惊醒,哭到小脸通红。

上周楼下阿姨跟我聊起,她孙女满月后去外婆家,车程才40分钟,结果到了后宝宝一直哭,怎么哄都没用,最后量体温37.8度。医生说,是路上风灌进衣领加上陌生环境刺激,宝宝应激了。我听得揪心,原来就算短途也不是想走就走。后来问做儿科护士的朋友,她告诉我:“不是不能去,但得挑对地方——比如去外婆家,车程1小时内、环境熟悉有人帮忙;或者小区对面的公园,抱宝宝坐半小时晒晒太阳。要是赶高铁、住酒店那种行程,还是算了,宝宝经不起折腾。”

刚满月的宝宝可以旅游吗-1

如果实在想带宝宝出门,得做足准备。闺蜜上个月带宝宝去附近古镇的装备清单,我记了满满一页:便携带围栏的婴儿床(怕宝宝翻身掉下来)、恒温壶(随时能温母乳)、比平时多一倍的纸尿裤(堵车也不怕)、消毒湿巾(摸公共设施就擦手),还有宝宝平时抱的小毯子——她说那上面有熟悉的奶香味,能让宝宝在陌生地方不那么慌。行程安排也得松,她没做攻略,每天只逛一个小景点,上午走古镇巷子,下午就回酒店陪宝宝睡觉,“本来是放松,赶时间反而比在家累”。

其实新手爸妈想带宝宝出门,不过是想分享喜悦——看他第一次看树影、听鸟叫、被风拂过脸蛋。但比起去远方,在家附近的阳台野餐更实在:铺个爬爬垫,摆上水果和宝宝的玩具,邀请闺蜜来聊天,宝宝在旁边啃牙胶,偶尔抬头笑,阳光落在他脸上,比任何景点都好看。

昨天我抱宝宝去楼下便利店买牛奶,店员阿姨凑过来夸“这宝宝真可爱,满月了吧”。我笑着点头,低头看宝宝正盯着便利店门口的风车,眼睛睁得大大的,小手攥着我的衣服。风把风车吹得转起来,他突然笑出了声,口水顺着下巴流下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非要去远方才算旅游,宝宝的第一次“出门”,可能只是楼下便利店或小区草坪,只要他舒服,就是最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