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越来越多家庭选择海葬作为亲人的最终归宿——把思念融入辽阔的海洋,让生命以更轻盈的方式延续。但很多人心里都有个顾虑:到底哪些海葬地点是国家正规认可的?毕竟,只有正规的地点和流程,才能让这份最后的告别更安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国内那些由民政部门主导、符合规范的海葬地点,帮大家解开心里的疑惑。

说到北方的正规海葬点,天津的渤海湾海葬区是绕不开的。作为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天津的海葬服务由市民政局直属的天津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负责,有明确的固定航线——从塘沽新港码头出发,驶向渤海湾指定的“海上骨灰撒放区”。流程很规范:家属需要提前通过“天津民政”公众号预约,提交逝者死亡证明、骨灰存放证明等资料;当天凭身份证登船,工作人员会引导大家有序就座,仪式包括集体默哀、撒放可降解骨灰盒(或骨灰)、敬献鲜花等环节。每一次海葬都会有民政部门的备案,结束后家属能拿到《骨灰撒海证明》,这份证明是国家认可的,让家属彻底放下“不合法”的顾虑。很多天津的家庭都说,选这里就是图个“踏实”,毕竟是政府管的,不会出问题。

再看华东地区,上海的东海海域海葬点已经运行了二十多年,服务相当成熟。这里的海葬由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统筹,地点在长江口以东约10海里的东海海域,从吴淞码头出发,船程大概两小时。预约很方便,通过“上海殡葬”官方平台就能完成,资料审核通过后会收到确认短信,当天凭短信领船票。现场仪式很注重人文关怀:工作人员会为每个家庭准备一张追思卡,家属可以写下对亲人的话,仪式结束后和鲜花一起撒入大海;还有专业的摄影师帮忙拍照,捕捉家属和大海的瞬间,之后把照片免费送给家属。一位上海的阿姨说:“我先生生前喜欢钓鱼,经常去东海,把他撒在这里,就像他还在钓鱼一样,我们也放心。”

南方的话,广州的南海海域海葬区是华南地区的重要选择。由广州市民政局下属的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负责,地点在珠江口外的南海区域,从南沙港出发,船程约30分钟。这里的优势是地理位置近,适合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家庭。流程上每月固定开展一次,家属需要提前10天通过电话或线下网点报名。现场仪式会结合南方的文化习惯,比如有些家庭会带橘子(寓意“吉祥”)、苹果(寓意“平安”),工作人员都会帮忙摆放;还有的家庭想放一段亲人喜欢的粤剧,工作人员也会帮忙播放。一位广州的家属说:“妈妈生前是粤剧迷,选这里既能满足她的心愿,我们也不用跑远路,挺好的。”

国家正规的海葬地点有哪些在什么地方-1

还有青岛的黄海海域海葬点,因为青岛的海洋环境好,这片海域海水清澈,很多家属会选择这里。由青岛市民政局管理,地点在黄海胶州湾外的指定区域,从青岛港出发,船程约一小时。这里的仪式更有仪式感:会有专业的司仪主持,现场播放轻音乐(茉莉花》《大海啊故乡》),家属可以轮流发言,说几句对亲人的思念;最后大家一起把骨灰和百合、康乃馨等鲜花撒向大海,看着花瓣和骨灰慢慢沉下去,心里的牵挂也好像有了归处。青岛的海葬服务还提供“代撒”选项,如果家属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到现场,工作人员会全程录像,之后把视频和照片交给家属,很贴心。

除了这些具体的地点,大家也可以自己判断一个海葬点是不是正规。关键看三点:第一,是不是由民政部门或其直属机构主导——正规海葬都是政府监管的,不会是私人公司或个人组织;第二,有没有固定的“海上骨灰撒放区”批复——正规点都有省级或市级政府的文件,明确海域范围;第三,流程是不是透明——有没有预约、备案、出具证明这些环节,如果只是“交钱就能撒”,肯定是不正规的。

海葬的意义,从来不是“简单处理”,而是让生命以更自然的方式回归。那些由政府主导的正规海葬点,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给家属的一颗“定心丸”——让

国家正规的海葬地点有哪些在什么地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