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而海葬作为一种环保且有温度的送别方式,越来越多北京家庭选择用它与逝者告别。八宝山地藏庵承办的海葬仪式因流程规范、充满人文关怀,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很多家属第一次接触海葬时,总会问:“具体要走哪些步骤?会不会很仓促?”八宝山海葬的每一步都藏着对生命的尊重,像一场慢下来的“告别仪式”。

提前的准备工作其实不复杂,但需要用心。想办理八宝山海葬,首先要联系八宝山地藏庵的海葬服务中心——可以打咨询电话,也可以直接去现场问。工作人员会详细说明需要的材料:逝者的火化证明、死亡证明,家属的身份证,还有一份填写完整的海葬申请单。这些材料要提前整理好,避免到了现场手忙脚乱。预约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根据家属的时间安排场次——通常是每周二、四、六有集体海葬,要是想选特殊日子,比如逝者的生日或忌日,也可以申请定制场次,只是需要提前更久沟通。

八宝山海葬是什么流程-1

到了海葬当天,家属一般会提前半小时到八宝山地藏庵。进了门,先到签到台找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其实就是确认“今天来的是哪家的家属,要送哪位逝者”。核对完,工作人员会递上两样东西:一张印着逝者姓名的海葬证,还有一束洁白的菊花。海葬证是硬壳的,上面有烫金的字,像一份“通往大海的通行证”;菊花是新鲜的,花瓣上还带着晨露,工作人员说:“这花要陪逝者最后一程,别弄皱了。”等待的时间里,家属可以在休息室坐坐,喝杯热水——有时候会遇到其他家属,大家偶尔会聊两句,“你们家老人也喜欢海?”“嗯,他以前总说想看看渤海湾的浪”,陌生人之间的共情,让等待的空气没那么沉重。

仪式开始时,所有家属会集中到地藏庵的小广场。这里没有华丽的布置,只有一个简单的祭台,上面摆着香炉和鲜花。工作人员先说了一段话:“今天我们要送各位亲人去看海,这不是分离,是让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活着。”然后是默哀——三分钟的时间,风里飘着菊花的香气,有人轻声啜泣,有人紧紧攥着海葬证,像攥着逝者的手。默哀结束后,有家属会走到祭台前,把自己准备的小物件放上去:比如逝者生前戴的手表,比如一张老照片,或者一盒他爱吃的桂花糕。工作人员不会阻止,只是帮忙摆整齐,说:“这些东西会和骨灰一起入海,不会孤单。”

八宝山海葬是什么流程-2

接下来是登船。家属乘坐接驳车到附近的码头,码头上停着专门的海葬船——船身是蓝色的,写着“生命永恒”四个大字。登船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扶着老人,提醒“小心台阶”。船开起来后,海风带着咸湿的味道吹过来,有人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的海平面,轻声说:“爸,你看,海就在前面。”大约四十分钟后,船行至渤海湾的指定海域,工作人员拿着话筒说:“接下来要撒骨灰了,请家属们排好队,慢慢来,别急。”撒放的装置是不锈钢做的,像一个漏斗,工作人员会帮家属把骨灰倒进去,然后指导他们顺着水流的方向慢慢撒——不是一下子倒下去,而是像撒种子一样,一点点让骨灰融入海水里。撒的时候,家属会把菊花瓣也撒进去,白色的花瓣飘在海面上,跟着骨灰一起,慢慢沉下去,又慢慢浮起来。有人会对着海面喊:“妈,好好走啊,我们会想你的!”声音被海风裹着,飘得很远很远。

撒完骨灰,船会在海上停留十分钟。家属可以站在甲板上,再看看那片海——有的家属会掏出手机,拍一张照片,说:“以后想他了,就看这张照片。”有的家属会捡一块海边的石头,装在口袋里,说:“这是海的礼物,带回去留个纪念。”船往回开的时候,工作人员会给每个家属发一张“海葬纪念卡”,上面印着海域的经纬度,还有一句话:“你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个地方,陪我们

八宝山海葬是什么流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