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黄浦江畔还浸着桂香,张阿姨攥着老伴的骨灰盒站在码头边——这是他们商量了两年的"最后旅行"。从前老伴总说"死后不想占着地,不如去海里漂着看日出",今天终于要兑现了。

张阿姨提前两周去虹口区殡仪馆预约时,工作人员翻着流程表跟她确认资料:逝者身份证复印件、医院死亡证明、之前的骨灰寄存证。"当天早上8点来集合,我们派车送码头。"她记着这话,头天晚上把老伴的旧毛衣叠进包里,想让他"路上有件熟悉的衣服"。

约定的日子,大巴拉着二十多个家属到吴淞口码头。船不大,甲板上摆着白菊、香烛和打印好的祭文。主持人是个轻声说话的姑娘,先讲了注意事项,再领着大家默哀三分钟。张阿姨盯着手里的白菊,想起去年冬天老伴在医院笑说"等春天看樱花",眼泪砸在花瓣上。轮到撒海时,工作人员帮她打开骨灰盒,她用勺子舀了点骨灰轻轻撒进海里——风把骨灰吹成细粉,很快融进浪里,旁边有人哭出声,有人小声说"慢走",花瓣绕着海浪转了个圈。

关于费用,张阿姨一开始也误解过"一个月多少钱",后来才明白是一次性收费。她选的基础套餐3800元,包含骨灰取出处理费、车费、船票和仪式物料。"想加花或摄影就得额外算。"工作人员说过,定制花束500-1000元,摄影800元一次。她没加,觉得老伴喜欢简单——就像结婚时只买了斤水果糖分邻居。更贴心的是,她是虹口户籍,凭海葬证书能去民政局领1500元补贴,算下来自己只花了两千多。

上海海葬流程费用多少钱一个月-1

船靠岸时已近中午,张阿姨摸着口袋里的《海葬证书》,上面写着"2024年10月15日海葬于长江入海口"。她站在码头望江面,风掀起头发,倒像老伴在轻轻碰她的肩膀。后来她每星期都来江边走一圈,不带别的,就拍段海浪视频存相册——那是她和老伴的"新照片"。有时候风大,她裹紧外套喊一句"今天吃了小笼包,还是你喜欢的那家",声音顺着风飘远,好像海浪真的听见了。

其实海葬从不是"结束",而是换了种方式陪伴。就像张阿姨说的:"以前总怕他孤独,现在看这整片海都是他的家,倒觉得踏实了。"风里飘来桂香,她弯腰捡了片落在脚边的桂花瓣,轻轻放进江里——那是给老伴的"小礼物",就像从前散步时,他总捡最圆的桂花给她戴在发间。

上海海葬流程费用多少钱一个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