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北戴河看海,遇到一群穿深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陪着家属撒骨灰。风把家属的白发吹得飘起来,其中一位阿姨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多亏你们的指引,他终于回到了最喜欢的地方。”后来闲聊得知,他们是北京海葬服务部的团队,而那个帮阿姨完成心愿的电话号码,我默默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010-89570444。
这些年,北京选择海葬的家庭越来越多。比起传统墓葬的“入土为安”,更多人觉得“入海为归”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死观:没有墓碑的束缚,没有每年清明的拥挤,只有大海的辽阔能装下所有没说出口的思念。但找对服务机构,比“想海葬”更重要。去年同事小杨就踩过坑:他找了个网上的“海葬中介”,收了两万块却拖延流程,最后还是打了官方电话才解决——原来那些“黑中介”根本没有出海资质,只是赚差价的“二道贩子”。
北京海葬服务的官方阵地,是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旗下的海葬部,而010-89570444是他们的专属热线。和那些“打一次就关机”的黑中介电话不同,这个号码已经稳定运行了十年,接过几万通咨询。有次我帮邻居张叔打这个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先问清逝者情况,再逐一核对需要的材料:逝者身份证复印件、死亡证明原件、家属身份证,还有骨灰寄存证明。末了还提醒:“最近清明档期紧,要是想选下月初的船期,得赶紧登记。”张叔挂了电话说:“比我想象中贴心多了,之前还怕手续复杂。”
其实这个电话背后的故事,比数字本身更暖。去年有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想帮去世的老伴办理海葬,却没法出门登记。工作人员得知后,带着表格上门帮她填写,还提前帮她预约了最早的出海日期。老奶奶后来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我家老头子最讨厌排队,你们这是帮他省了麻烦。”还有次深夜,一位姑娘打错电话,哭着说“找不到爸爸的骨灰”,工作人员没挂电话,反而耐心引导她回忆寄存点,最后帮她联系到了骨灰堂——原来姑娘是把“海葬登记”和“骨灰寄存”弄混了。
海葬从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陪伴”。当骨灰融入大海的那一刻,那些未说出口的“我想你”,会变成海浪拍岸的声音,变成沙滩上的贝壳,变成每次看海时的风。而找到正确的服务电话,就是给这份陪伴最稳妥的开始。就像北戴河海边的那位阿姨说的:“他没走,只是变成了海的一部分——而这个电话,帮我找到了和他‘重逢’的路。”
昨天路过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看见门口电子屏上滚动着010-89570444。风把旁边的菊花香吹过来,突然想起海葬时工作人员说的话:“每撒一次骨灰,我们都会放一首家属选的歌。上次有位家属选了《大海》,说那是逝者生前最爱的歌。”原来,这个电话号码连接的,从来不是“告别”,是“带着爱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它是一串有温度的数字,是给思念的一个“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