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颐和园西堤,柳树抽新芽的时候,张阿姨总会带着孙子去看看那棵玉兰树——那是她先生的树葬所在。“以前总觉得葬礼要办得热闹才体面,现在才明白,让他陪着树长大,比什么都强。”近年来,像张阿姨这样选择生态葬的北京家庭越来越多,而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要花多少钱”“有没有补贴”这两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把这些问题掰碎了说清楚,帮大家少走点弯路。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海葬。北京的海葬服务主要分两种:集体海葬和专属海葬。集体海葬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费用一般在3000-5000元之间,包含可降解骨灰盒(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从殡仪馆到海葬码头的运输、集体告别仪式,还有专业人员指导骨灰投放——毕竟很多家属第一次做这种事,手会抖,心里会慌,有人在旁边扶一把,总能踏实点。要是想更私密一点,比如想单独包船,和亲人说点悄悄话,或者放一首他生前最爱的歌,专属海葬的费用大概在1万-2万元不等,具体要看船的大小(比如能坐10人的小船和能坐20人的大船价格肯定不一样),还有仪式的个性化程度,比如要不要买鲜花、要不要做纪念卡片,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价格。
再说说陆地的生态葬,比如树葬、花葬、草坪葬。树葬是很多喜欢“接地气”的家庭的选择,价格大概在5000-10000元之间。我之前陪朋友去某陵园看树葬,每棵树旁边都有一个小小的卧式墓碑,刻着亲人的名字和一句短话,愿你如树,岁岁常青”,旁边还能种点亲人喜欢的小花,比传统的立碑墓温馨多了。花葬和草坪葬的价格差不多,在6000-12000元之间,区别就是花葬的骨灰埋在花境下,春天的时候周围开满虞美人或者矢车菊,而草坪葬则是埋在绿油油的草坪里,夏天可以在旁边铺块布,和亲人聊聊天。对比传统墓地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生态葬的性价比真的很高——毕竟买一块传统墓地的钱,够做好几次生态葬了。
最实在的还是政策补贴。根据北京市民政局2021年的规定,北京户籍居民选择生态葬,能拿到一次性补贴:骨灰海葬的话,每具补贴4000元;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这些其他生态葬方式的,每具补贴2000元。怎么领呢?其实不复杂,家属办完生态葬手续后,带着死亡证明、生态葬服务合同、户口本、身份证这些材料,去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民政科申请就行,审核通过后,补贴会直接打到家属的银行账户里。不过要注意,补贴对象只有北京户籍居民的骨灰生态安葬,非户籍居民目前还没纳入,但部分陵园会针对非户籍家庭推出优惠,比如打个九折或者送个纪念证书,具体可以多问几家服务商。
其实除了价格和补贴,很多家庭选择生态葬,更看重的是“生命的延续”。比如住在通州的李叔叔,父亲是老渔民,一辈子在渤海湾打渔,李叔叔就选了海葬:“那天我们坐着船到了指定海域,把骨灰撒下去的时候,海风带着咸味儿,就像父亲以前出海回来的样子。”还有选了花葬的王女士,母亲生前是小学老师,喜欢养绣球花,她就选了一片绣球花田旁边的花葬位:“现在我每次路过花店,都会买一支绣球花带过去,放在母亲的位置上,感觉她还在和我一起挑花。”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比任何昂贵的葬礼都更打动人。
北京的生态葬价格不算高,再加上政策补贴,对于想选择更环保、更有温度的葬式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个实在的选择。如果你也在考虑这件事,不妨先去市民政局或者正规的殡葬服务商那里咨询一下——比如问问海葬的码头在哪里,树葬的树是什么品种,花葬的花什么时候开——毕竟每一个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对